運動完後,許多人總是習慣飲用運動飲料,以補充體內流失的電解質。但運動飲料並非只要有運動、流汗就可以補充,還需視運動的激烈程度而定。另外,如果平常沒事飲用過多的運動飲料,小心身體會出狀況!
劇烈運動後身體會流失大量的水份,水份藉由汗液排出,而汗液中主要的電解質是鈉和氯離子,還有少量的鉀和鈣。長時間運動時,大量的電解質會隨汗液從身體流失,這時便要補充適當的電解質。
馬拉松好手林義傑表示,運動飲料分為運動前、運動中,或者運動後飲用,而國內販售的運動飲料是在運動後飲用。從事一般運動,如之前教育部推展的「體適能三三三計劃」<註一>,便不需要補充運動飲料。運動飲料適合在持續一個小時以上的運動後飲用,飲用時可以用等量的水加入,以稀釋糖分。
家醫科黃榮輝醫師說:「運動完後飲用運動飲料可以補充水分、電解質、醣分,但切記不要直接喝冰的,因為那樣會刺激呼吸及消化系統。」
如果運動後沒有運動飲料可以飲用,用鹽水也能補充體內流失的物質,而鹽水的調配方式為鹽與水比例各0.9公克、100c.c。家醫科蕭閔誌醫生表示,運動後體內流失最多的物質是氯化鈉,而鹽水主要成分也是氯化鈉,所以運動後藉由鹽水便可適度的補充體力。
運動飲料原本是設計給運動員飲用,以在大量流汗後,適時補充體內電解質。雖然目前市售運動飲料所含的電解質濃度不高,但對於不常運動的人來說,這些成分還是多餘的。營養師蘇芬玉表示,平日不運動還經常飲用運動飲料的話,身體必須透過腎臟及血液來排出餘的電解質,長期下來會影響腎功能。而腎功能不好、有高血壓、心臟病的人不適合飲用運動飲料。
運動飲料除了可以在運動後飲用,也有人用來處理腹瀉、發燒等情形。家庭主婦邱六妹表示,當她小孩拉肚子時,她會拿運動飲料給他們喝,以減輕拉肚子的狀況。
家醫科黃榮輝醫生說,運動飲料確實可以減輕拉肚子的情況,但要注意不要喝過量。另外,藥局裡有販賣電解質液,使用電解質液來改善拉肚子的情況會更好。
營養師蘇芬玉表示,發燒時體內的電解質會流失,藉由運動飲料補充電解質是不錯的辦法,但不能喝過量。另外,切忌在睡前喝運動飲料,因為睡眠時身體需要適度的休息,此時飲用運動飲料會造成腎臟的負荷。
<註一>所謂的「體適能三三三計劃」是指每周運動三次,每次三十分鐘,每次心跳率約每分鐘一百三十次。
引用自: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611072408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