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treme Sports一詞來自歐美。「extreme」英文解釋是極度、極限的意思,因此將「Extreme Sports」譯為「極限運動」。

極限運動內涵包括下列原則:

1、極限運動是和自然的結合
大街小巷,高山溪流, 藍天大海都是極限運動者的表演場所。強調在戶外自然環境中發揮人類的生命極限,是其一大特徵。

2、極限運動是一種大眾化的運動
本項運動的各項目不需要大力士般的強壯,短跑運動員般的速度,籃球運動員般的高大,足球運動員的戰術默契配合。只需要完美的控制他所要駕馭的工具。

3、極限運動是非常個人化的
其強調的是個人的技術、勇氣和冒險精神。如何超越自我,通過自我表現與自我實現而在該項運動中得到愉悅感和成就感便是極限運動的本質特徵。

4、極限運動是一種組合運動項目的統稱。
極限運動是結合了一些難度較高,且挑戰性較大之組合運動項目的統稱。例如:直排輪、滑板、極限單車、攀岩、雪板、街道競疾、極限滑水等都是極限運動項目。

極限運動是一項在人與自然融合過程中,透過對工具的掌握和控制,以最大的限度去發揮人的生命潛能,並且不斷的從挑戰自我的中得到身心愉悅和健康的新興體育項目。

極限運動最主要的內容就是所謂的B3(skateBoard、Blade、Bicycle)滑板、直排輪和極限單車。這三種極限運動都有其相近之處,而動作內容主要分為空中動作及邊緣平衡動作,如弧形的板面騰越、跳躍、轉體、空翻、手翻、翻板、轉板等;而平衡動作有鞋身卡位(直排輪鞋)、鐵竿或牆面邊緣的滑動平衡、點平衡等,都是以腳下的輪鞋、滑板或腳踏車,以器材本身的邊緣如鞋緣、輪鞋底座中央、鞋身、板身、板頭板尾、輪架、踏板、炮管、輪子本身,都可以做為滑動平衡的用具。

在極限運動中,所有的動作都是選手自由選定,也可以自行創造新動作,而騰越可以不單只是騰越,可以以任何的方式銜接另外的一個動作,使難度增加,也讓動作更華麗具有可看性。

做為二十一世紀最優質的現代人,傳統「追趕跑跳碰」的運動項目,似乎漸漸無法滿足大家愛刺激、愛挑戰的心理。於是「極限運動」一時熱呼呼蔚為時尚,創下開發運動向度的新典範,更輕易地擄掠了所有e世代。但是,年輕好勝、血氣方剛不是重點,只有永遠秉持一股追求極至的毅力與勇氣,方能擁有爐火純青的技巧。

極限運動比賽規則概述
極限運動比賽和一般球類比賽相較起來,極限運動比賽的時間很「短」,一般而言,選手都只有兩回合各60秒的表演時間,在這60秒內要盡量利用完場地設施表演自己的招數,兼顧流暢度以及動作難易度,實在不易。

極限運動評分上的分配大致如下,詳細內容請參照國際極限運動競賽規則:

極限單車、滑板、直排輪公園賽:
-空中動作40分
-卡、點、磨動作40分
-個人風格10分
-路線10分

極限單車地板賽:
-技巧60分
-穩定度20分
-個人風格10分
-路線10分

極限單車、滑板、直排輪半管賽:
-空中動作50分
-卡、點、磨動作30分
-個人風格10分
-路線10分

正式比賽中以5位裁判為原則,分數取五位裁判分數去最高分與最低分後三位裁判的平均,兩回合中最高一回合,若有相同分數情況發生,則以三個裁判分數中扣除其中最低分數後平均分數來計算名次。

極限運動場地概述
極限運動的比賽可分為公園賽(PARK)與U板賽(VERT)兩種。PARK是再有一定大小範圍的場地內,設有跳躍台或設有其他各式各項形狀的設備讓選手來做表演競技的場地;而U板是以U型狀的半管式設備讓選手來表演競技。

國際極限運動場地標準規範將運動場地分為符合國際競技標準、可舉辦國際比賽的A級,標準型、可舉辦一般性比賽的B級以及設施簡易、適合初學者使用的C級。

為了讓青少年有空間從事喜愛的極限運動,2002年行政院體育委員會決定斥資新台幣一億多元輔助台北縣、台北市、台中市、台南市與高雄市五大都會區興建符合國際競技標準的極限運動場地,預定年底將陸續完成,體委會並將極力爭取日後國際極限運動賽會在台灣舉行。

台北市的極限運動場預定設在中山足球場旁,台北縣計劃在樹林興設,台中市則提供公二重劃區作極限運動場,台南市與高市的極限運動場都設在田徑場旁。體委會除了輔助台北市、台北縣、台中市、台南市與高雄市興設「A級」場地,以爭取國際極限運動賽會在大都會區舉辦外,還將將輔助地方縣市政府普設「B┼C級」和「C級」極限運動場地,實為極限運動玩家的一大福音。

國際性極限運動發展
首屆的「ESPN極限運動會」於1995年在美國紐倫波特(New Port)舉行,亞洲極限運動賽也從1998年也開始舉辦,各國推出約3名精英選手參加,洲區前三名的可晉級全球性的ESPN極限運動會,其比賽項目包含了攀岩、滑板、極限單車、極限直排輪等四類。

2002年12月,「第1屆亞洲極限運動錦標賽」也於台北舉行,這無疑將為國內極限運動開創一個嶄新的發展空間。極限單車、滑板、直排輪、攀岩些起源於美國的極限運動,已在亞洲及台灣形成一股運動新風潮!目前除了亞洲外,歐洲及拉丁美洲已開始增辦極限運動的資格賽。而亞洲地區除了每年固定的極限運動資格賽外,每年同時舉辦「極限運動巡迴賽」(X-Tours),別在吉隆坡、曼谷、馬尼拉、新加坡、上海及台北等六地設站,以選拔各國優秀選手。

1995年~1997年
第1~3屆ESPN X-Games分別於美國紐倫波特及聖地牙哥舉行

1998年
第1屆亞洲極限運動資格賽於普吉島舉行
第4屆ESPN X-Games於美國舊金山舉行

1999年
第2屆亞洲極限運動資格賽於普吉島舉行
第2屆亞洲青少年極限運動會於吉隆坡舉行
第5屆ESPN X-Games於美國舊金山舉行

2000年
第3屆亞洲極限運動資格賽於普吉島舉行
第2屆亞洲青少年極限運動會於吉隆坡舉
第6屆ESPN X-Games於美國舊金山舉行

2001年
第1屆亞洲極限運動菁英賽於大陸湖州舉行
亞洲極限運動巡迴賽於吉隆坡、曼古、馬尼拉、新加坡、上海、台北等六地舉行
第7屆ESPN X-Games於美國費城舉行

2002年
第4屆亞洲極限運動資格賽於吉隆坡舉行
第3屆亞洲青少年極限運動會於吉隆坡舉行
第1屆亞洲極限運動錦標賽將於12月在台北舉行
第8屆ESPN X-Games於美國費城舉行
2002亞洲極限運動會:第4屆亞洲極限運動資格賽、第3屆亞洲青少年極限運動會於吉隆坡舉辦
2002年第一屆亞洲盃極限運動錦標賽於台北舉行(共有來自八個國家,一百多位極限好手參加,國家有:芠萊、香港、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大韓民國(南韓)、泰國、中華台北。)

台灣與亞洲極限運動發展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將極限運動列為年度推展重要運動項目之一,極限運動從過去在街頭被人排斥,到現在政府主動興建一座又一座極限運動場,在國內的發展已經愈來愈廣,目前極限運動在台灣每年亦舉辦「全國極限排名賽」,選手累計積分並選拔十大極限運動明星,為邁向職業化,進軍國際舞台而暖身。
未來,極限運動將不可避免地成為體壇的熱門項目與主流,極限運動的發展無疑將會有一個嶄新的契機。總之,唯有走上街頭、走近群眾,方能成為一項真正的全民運動;也唯有加強與企業及媒體的結合,方能讓極限運動朝向專業及永續之發展。

Asian Extreme Sports Federation (A.X.F.)亞洲國際極限運動總會

亞洲國際極限運動總會Asian eXtreme sports Federation(A.X.F.)於2001成立,總部設於新加坡,會長Eddie Goh(新加坡籍),副會長Apichat Rutnw(泰國籍),目前共有10個會員國,包括新加坡、菲律賓、中華民國、大陸、香港、泰國、馬來西亞、印尼、芠萊、韓國,會員大會為A.X.F.最高權力機構,每年定期由各會員國派代表召開。

參考資料
http://www.tw-xgame.org/modules/casestudy/sub.php?sub_id=1


參考資料 知識+
引用自: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30509270252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ancesyl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