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氧運動,顧名思義就是在有氧代謝狀態下做運動,透過運動達到消耗機體多餘的脂肪,達到 減肥瘦身的目的。許多人的有氧運動的鍛鍊根本不是在有氧狀態下健身運動,所以也就失去了有氧運動原本減肥瘦身的作用。

人體預存的ATP能量只能維持15秒,跑完100米后就全部用完,跑200米時后面的100米,必須由血糖在無氧狀態下,迅速合成新的熱能物質ATP來提供能量,其副產品是乳酸。跑200米或400米、100米游泳、網球和足球等運動,是利用血糖無氧分解所提供的能量,故運動后肌肉裡累積大量乳酸,乳酸是運動后引起肌肉痛的物質。這類運動所需的血糖由澱粉提供,故也燒不到脂肪,對減肥無益。

血糖(澱粉)無氧分解所提供的能量,只能維持四十秒,跑完四公引后就全部用完。跑八公引時,后面的四公引,必須由血糖、血脂肪酸和血氨基酸在有氧狀態下,合成新的熱能物質ATP來提供能量,而血糖由澱粉分解后供應,血脂肪酸由肪分解后供應,血氨基酸由蛋白質分解后供應,這整個過程需要氧氣供給,也就是靠氧氣燃燒澱粉、脂肪和蛋白質來生產熱能物質ATP,供應后段運動所需的熱量,這后段的運動就是有氧運動。

跑八公引或一千五公引、二百和四公引游泳、拳擊 等運動,都需要開始利用氧氣燃燒澱粉、脂肪和蛋白質,故此類運動的后段都是有氧運動,作為有氧運動,心率一般在 130次/分為最佳。運動的前段大約五分鐘先燒澱粉,運動持續越久會燒掉越多的脂肪,只要持續半小時至一小時,所消耗熱量的五成,就由燃燒脂肪來供應,如不節食,即使一小時的有氧運動,只能燒掉食物裡的澱粉和脂肪,燒不到人體內積存的脂肪,對減肥仍然無益;節食后,一小時的有氧運動才有機會燒到體內的肥油。

總之,節食后做有氧運動,有氧運動后節食,減肥才能奏效。


有氧運動、無氧運動、混合氧運動

簡單地說︰以有氧代謝供能為主的運動形式是有氧運動;以無氧代謝供能為主的運動形式是無氧運動;以有氧代謝、無氧代謝混合供能為主的運動形式是混合氧運動。

那么, 什麼是有氧代謝、無氧代謝呢?這要從能量的來源上說起。人體肌肉細胞的細胞質中有一種細胞器,叫“線粒體”,線粒體內部有許多高低不平的突起,使其有很大的表面積。在這些高低不平的突起表面,附著有許多 ,在這些 的作用下,人體的能量物質之一︰葡萄糖,被氧化分解,並釋放出一種叫ATP(三磷酸腺 )的能量物質(葡萄糖中的能量被轉化到了ATP中),而ATP正是肌肉纖維收縮運動時,所直接能夠利用的能源物質。這就是細胞中的能量代謝。

在葡萄糖的分解過程中,有兩個步驟。

第一步是︰ 葡萄糖分子在沒有氧參與的條件下,直接斷裂,分解成兩個丙酮酸分子,並釋放出少量的ATP。由於這一過程沒有氧的參與,所以被稱之為“無氧代謝”。

第二步是︰ 丙酮酸分子在氧的參與下,繼續氧化分解,最終生成二氧化碳(CO2),和水(H2O),並釋放出大量的ATP。由於這一過程需要有氧的參與,所以被稱之為“有氧代謝”。

無氧代謝的特點是︰產生ATP速度快,無須氧的參與,但是產生ATP的數量卻比較少;有氧代謝的特點是︰產生ATP的數量比較多,需要有氧的參與,但是產生ATP的速度卻相對比較慢。

對于短時間的運動(像公引賽跑、跳高、跳遠、舉重等等),肌肉在很短時間內需要充足的ATP, 所以,這時的代謝大多是以無氧代謝為主。對于較長時間的運動(長跑、馬拉松、划船、有氧操等等),肌肉在較長時間內需要大量的ATP,所以這時的代謝大多是有氧代謝。但是實際上,有氧和無氧是相互制約又相互滋生的關係,代謝中不可能只有“無氧代謝”而沒有“有氧代謝”、或則只有“有氧代謝”而沒有“無氧代謝”,而是“有氧”、“無氧”同時存在,混合供能,只是以哪一個為主罷了。這也就是這幾年學術界對有氧、無氧運動爭論較多,改變觀點的原因之一。


本篇文章引用自此: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00910050700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ancesyl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